船隻駛入水壩內,
關上閘門後,
開始注入上噸的水讓船隻升高.
原本,水閘裡的船隻位置比較低
現在,慢慢升高至閘口外的水平高度
看見了嗎?
水閘裡的船隻已經升高到可以看見水閘外的水平高度了!
看懂一點運河運作的原理了嗎?
等完全達到水閘外的水平高度後,
閘門就會打開讓船隻駛出
【完成使命】
羅斯福總統信心造訪不到3個月,Stevens放棄工程計劃離開巴拿馬。此舉神秘莫側,他沒有向工人、Gorgas醫師、或家人解釋,甚至也沒有向羅斯福總統解釋。
羅斯福深感憤慨,但並未公開表現,只告訴朋友,Stevens受不了巴拿馬難熬的氣候,因而生病、失眠,但私下總統深覺被人背叛。
其他人則相信這位孤獨的領導者,受不了運河委員會大量的官僚作風,或強加於身的合約制度,那是隨他入土的秘密。『離職的理由純屬個人因素,我從未公佈,將來也不會,因為純粹是私人理由。』
將近一世紀後,無人知曉當代最偉大的土木工程師為何放棄一生中最重要的工程,突然毫無預警。也許他感到最艱難的工作已經完成,也許歷史託付使命讓他策劃運河,然後在別人興建時離去。
Stevens在18個月中完成別人徒勞無功的事業。他為忠心耿耿的手下提供像樣的居所與食物;在叢林中興建鐵路網以載運大量土石;也許最重要的是他以特權一肩承擔,支持Gorgas醫師,深知阻擋兩洋間通道的是恐慌而不是山岳。
1914年,Stevens離職7年後,Gorgas醫師靜靜划著小獨木舟穿越新開鑿的運河,他是第一位穿越運河的航客,運河正式啟航是在3個月後。四周都是Stevens遠見的證明,壯觀的水橋,將船隻抬離海洋,順流航行跨越巴拿馬地峽。
歷經30年,犧牲數以千計的生命後,哥倫布的夢想終於實現:
兩大洋相連,世界縮小了!
運河耗費7年才完成,總統要求軍隊完成工程。運河比計劃中更寬更深,但與Stevens規劃的水閘系統幾乎一模一樣。羅斯福終於鑿穿了地峽,那真是嘆為觀止的景象。
兩端水閘規模世界最大,高80呎,5個街段長,如6層大樓般矗立;巨大T型懸臂架數哩外可見,懸吊鋼板到空中;所用水泥空前之多,共計450萬桶傾入水閘中;建閘門用去600萬顆鉚釘;面積164平方哩的嘉頓湖(Lago Gatun)成為世界最大人工湖;以Culebra切口廢土築成的嘉頓水壩也是世界規模最大,長1哩半,基部寬半哩。
運河是集97個國家,10萬名以上勞工完成(其中參予建築運河的巴拿馬人卻僅佔5%),大半工人生前未能親航運何。總預算超過6億美金,當時的勞工一天能賺1塊美金已屬幸運。
它是美國最偉大的工程大業,羅斯福總統再也沒有回到大壕溝目睹夢想實現。他於1909年卸任,死於1919年,在他死後7個月,美國的太平洋艦隊率先通過巴拿馬運河。
Stevens找到另一座山頭,另一條鐵路。
1917年,由威爾森總統派任俄國,重新組織西伯利亞鐵路工程。一直到1937年,83歲高齡的他才重返巴拿馬,親見一手策劃的傑作。6年後於北卡羅萊納逝世,享年90歲。
只有Gorgas醫師一人,重頭到尾堅守著美國在巴拿馬的工程。他回美國時已經完全消滅運河區的黃熱病,也將瘧疾罹患率降至比當時一般美國城市中還低。
在巴拿馬的醫療工作為他贏得公眾喝采,他被任命為衛生署長,是來自阿拉巴馬的鄉下醫師之殊榮。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率領美國醫療服務團到歐洲,1920年時英雄般逝世,美國則為他舉行國葬。
一位對抗山岳,另一位對付細小的死亡使者。這是他們的豐功偉業,建立了溝通大陸的橋樑,結合了兩大洋。